前天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来自机器学习的博客colah's blog,题目是:Research Debt(科研债)。全文是关于研究者如何在几乎无穷无尽的学习中,避免欠下难以挽回的“债”,主要涉及对知识的过滤和提炼。开篇对科研的比喻很有趣:
Achieving a research-level understanding of most topics is like climbing a mountain. Aspiring researchers must struggle to understand vast bodies of work that came before them, to learn techniques, and to gain intuition. Upon reaching the top, the new researcher begins doing novel work, throwing new stones on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 making it a little taller for whoever comes next.
...
“科研就像登山”,真是绝妙的比喻,而且,这些山会随着登顶的人丢下的石头而增高。很久以前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固然没有前辈优秀学者的智慧,而做研究却要求能在他们的精妙成果之上添砖加瓦,可能吗?具体的例子有,爱因斯坦的理论在他的时代,也有不少同样优秀的科学家难以理解,当世的我们又能有什么长进。而更极端的例子是数学领域,大部分倾注一生心血的数学家们也只能在前人堆起来的山峰间看看风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呢?大概是在登山路上遇到困难了(焦虑,或者说不开心的根源?)。当时还在山脚下的时候,看着美丽的风景,好奇心驱使而踏上旅途。如今半途而废,如果不顾世人的嘲笑,或许赶早下山了结;难受的是硬着头皮攀登,最后进退两难(优柔寡断是原罪)。
探究登山失败的可能原因,不外乎4种:
- 山峰太高不可及(珠峰例如);
- 选了一条错误的山路(硬从珠峰北坡登顶);
- 没有好的向导或者教练,迷路了;
- 自己根本就不是登山的料。
前面三点都是外界或者说机缘巧合的外部因素,最后则是自己的客观能力,大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些跑在前方的驴友,大致享受了其中某方面的优势,而后面垂头丧气的呢,就要好好思考缺了些什么。山峰难度的原因,则需要换个目标;误入歧途的话尽早回到路口;向导是可以重新找的;而自己不适合登山,就放弃吧。
是否擅长登山,是难以自觉的。在缓坡看风景,对于任何人都是一种享受,而冲击陡坡则不尽然。对于博士生涯走到一半的我们,如果正开始面临陡坡,而登顶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时候,焦虑与不安自然是常态。停滞不前是得不出结论的,往前一步,或许是深渊,但就算滚落山涧,改变目标去游泳又何尝不好?
(意识模糊的碎碎念)
三年来,越发觉得自己爬的山是个飘忽不定的存在,来到半山腰(或许没有),看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只有混沌。当初选择的向导,其实对这座山也所知甚少,也没有对登山的热爱。自己当然也不是登山的料,就像蹩脚的“画家”,只会临摹大师的画作,而面对自己的世界,却无法创造自己的作品。现在能做的,大概只有蹲下去平整一下半山的小路。
是时候下山游泳了。。。